首页
> 城市文明 >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文明创建 | “三多小区”涅槃记── 解读南瓯明园小区的治理密码
时间:2025-03-28 来源: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字体:[ ] 分享到:
0

“小区环境好了,停车位多了,垃圾分类投放后更整洁了!”谈起近来的变化,家住温州市区南瓯明园的居民黎先生感触颇深。这个曾因随意停车多、矛盾纠纷多、居民意见多而被戏称为“三多”的小区,如今已蜕变为让别人羡慕的小区。

环境: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幸福

走进小区,环河步道整洁蜿蜒,中心水塘碧波微漾,楼栋间绿化疏阔明亮,居民三三两两散步闲聊……这个建成于2008年的老小区,经过一年多环境整治提升,如今焕发新活力,成为居民口中“家门口的风景”。

1.png


2.png

小区整改前后对比图 蔡勇/摄

作为小区首批住户的胡女士回忆,过去小区环境问题重重:“灯不明、路不平、停车乱,绿化带被挖得坑坑洼洼。”现任业委会主任黄兆坦说,2023年接手时,小区面临二次供水不畅、下水道反涌、监控成摆设等十余项“顽疾”,尤其早年污水管道施工不当重复挖填,居民意见不断。

为破解治理难题,业委会牵头成立环境整治专项小组,联合社区党委发动百余名党员和志愿者,启动“净小区、迎新年”专项行动。仅一次地下室大扫除便清运积存垃圾21车,令居民直呼“触目惊心”。针对硬件短板,小区先后完成楼顶亮化工程、环河步道升级、水塘清淤及绿化补植,并对架空层进行功能化改造。

“现在晚上散步的人多了三成!”在中心水塘边带孙子的张大妈笑着指向步道。业主周先生则在业主群点赞:“绿化提升后,小区品质感直线上升。”数据显示,整治期间小区新增补植绿地3000多平方米,维修路灯近100盏,修复监控148个点位,疏通管道1000多米,实现“水压稳、道路平、监控无死角”的基础目标。

3.png

停车:从“车位争夺战”到“硬核治理”

如果说环境整治是“面子工程”,那么停车治理就是考验治理能力的“里子工程”。

作为夜班族,李先生对曾经的停车乱象记忆犹新:地面车位“一位难求”,地下车库空置率超三成,“僵尸车”霸位、抢位纠纷频发。

转机出现在2024年。新一届业委会将停车治理列为小区头号民生工程,在明瓯社区党委指导下,开启了一场历时一年的“破局之战”。业委会主任黄兆坦说,原先1900辆登记车中竟有900多辆存在信息不符,几十辆“僵尸车”停放达3年之久。

“这次动真格了!” 全程参与车辆登记管理的业委会委员章超介绍,通过 “五证合一” (审核房产证、行驶证、身份证、物业费缴纳凭证、车位租赁合同),最终,登记车辆从1900辆压减至900辆,地下公共车位实现“一车一位一档案”,清理出来的多余车位给符合条件的业主抽签享用。

“这是我经历过最复杂的社区事务,” 黄兆坦说。自2023年11月初启动调研,开展三轮入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000多份。最终形成的《小区路面停车管理方案》在业主代表大会上以参与表决总人数的94%和占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93.45%的高支持率通过。

去年11月15日,小区停车方案正式实施。如今走进南瓯明园,晚上十时多还有不少空位。“车辆管理搞得真好,以前回家兜圈半小时还没地方停,现在即使晚了也有空位, 感谢业委会的辛勤付出。”业主杨女士说。

4.png

小区景观亭   仇青耘/摄

账务:收支全公开,每一分钱都有“去处”

2025年1月,在南瓯明园小区业主代表大会上,业委会以一份详实的财务收支报告赢得全体业主代表一致赞成,全票通过。

业委会通过严格管理、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透明账本”重塑小区治理信任。

业主代表叶心宇介绍说,根据“业财代理”和“业标街管”的相关规定,业委会的财务收支是街道代理的,财务收支报表在小区业主群里公开,账目收支情况一目了然。

小区监委会主任肖小珍说,监委严格遵照“明园小区议事规则”,提前介入审核每笔开支,每一分钱去处;停车费、广告费、租金等公共收益全部纳入监管。

去年,业委会对小区步道改造工程创新管理模式:材料采购“货比三家”,单方造价从预算165元降至113元;工程全程“自管自监”,专班人员跟踪施工,旧料循环利用。一直参与步道改建的小区监委会委员蔡勇说,相比以前相同规模工程节省经费超30%,仅游步道改造一项便较外包模式省下12万元。

“定期对账目公示,每个项目所涉及的凭证等材料还要完整收集归档。”会计陈真如拿出厚厚的一本本账目文件,“小区凡是10万元以上的开支必须通过业主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其他支出项目也要清清楚楚记录来龙去脉。”

业委会主任黄兆坦表示,小区公共收益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前提是要规范公共收益管理,让业主清楚每一分收益、每一笔支出。

5.png

整洁的小区  仇青耘/摄

从“三多”小区到有序社区的治理密码

南瓯明园小区从“三多”小区到有序社区的蝶变,引来周边小区来“取经”,这场“逆袭”背后,藏着怎样的治理密码?

“党建引领始终是治理的‘主心骨’。”瓯海区梧田街道党工委委员刘小林说。南瓯明园新一届业委会的党员比例达95%,他们在治理攻坚中冲锋在前、以身作则,敢于和不正之风说不。

法治思维破难题。组建法律顾问团队,首席顾问袁骁乐律师全程参与小区重大事项商议决策,将停车方案、小区改造提升方案等积压多年的难题,依据《小区议事规则》,引入“法律智囊团”展开破题。针对小区规模大业主多,依法建立小区业主代表制度,提高决策效率。

能人治理解潜能。通过发动退休干部、律师、教师等群体参与业委会,让小区能人从“旁观者”变身“局内人”,将“专业力量”转化为“治理资源”。

南瓯明园业委会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困难,在完成2024年度十件惠民事项的基础上,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又提出了2025年度十件惠民事项并承诺各项事项年底前完成。每年的十件惠民事项都会向小区居民公告完成情况并接受广大业主监督,让居民真切感受到治理温度。当前,南瓯明园正以创建“共享社·幸福里”五星社区为契机,深化“3+X”协同治理模式,推动治理标准化、品牌化。其经验启示我们:基层治理没有“一招鲜”,唯有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为主体、以制度为支撑,才能让“神经末梢”真正活起来。正如社区党建指导员沈仁生所言,用“笨功夫”做“精细活”,看似“硬核”,实则是回归治理本质——让社区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