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2月5日下午,温州市“全民国防教育月”集中宣传活动进校园暨“依法开展国防教育·提升全民国防素养”主题宣讲活动走进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英烈文化研究智库成员、瓯越老兵宣讲团成员、全民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温州市最美退役军人、温州好人、瓯海红星老兵志愿服务队队长黄松光以“与时空赛跑的神圣使命”为题,向青年大学生和少先队员们讲述“为烈士寻亲”的故事。
今年清明节前夕,温州市启动“让烈士回家”寻亲专项行动,由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温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温州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温州日报、温度新闻等单位共同开展为烈士寻亲工作,并发布了首批6位烈士的寻亲信息。同时,“温州市英烈文化研究智库”宣告成立,首批志愿者成员以退役老兵为主,还有现役军人和中学生,为首批6名烈士录制了寻亲视频,并通过温州发布、崇军温州、温州老兵、温度新闻客户端和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公众号等平台同时发布,但清明小假过去了仍消息全无。 每段寻亲路背后,都有一颗赤忱真心。清明节后,“温州市英烈文化研究智库”成员专题开会研究寻亲方案,联合温州日报、温度新闻派出记者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寻找蛛丝马迹,探访多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公安局人口服务管理部门,“求助”烈士家乡媒体,并奔赴外地寻访烈士亲人。几经努力,终于让在浙南大地上长眠半个多世纪的6名烈士找到了“失联”数十年的亲人,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团聚。
“我自告奋勇受领为山东临沂籍高景成烈士寻亲录制视频,并将烈士寻亲视频通过抖音、西瓜视频及朋友圈扩大推送,尤为请山东籍战友转发扩大线索范围,但清明小假过去了消息全无。此时,我还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寻找购买到温沂两地英烈书籍。但据《解放洞头纪实》一书中‘在解放、保卫、建设洞头中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共有207名烈士,也无高景成的名字。《沂蒙英烈》更无高景成烈士的只言片语。这真是在历史长河中大海捞针。于是我联系发动了浙鲁两地媒体,展开一场两地媒体报网联动寻亲行动!” 黄松光慷慨激昂地讲述着自己一波三折的寻亲之旅——临沂当地媒体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联合报道后,结果在1981年版《山东省临沂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中翻找到了高景成烈士的相关记录。根据其中记载的具体家庭地址,临沂市沂河新区、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合筛查资料,最终确定高景成烈士是沂河新区凤凰岭街道何官庄村人。温度新闻记者、温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和黄松光分批赶到千里之外的烈士家乡,见到了高景成烈士的弟媳和亲侄、亲侄女,并见证了保存70多年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荣立三等功证书等。黄松光还根据媒体寻访视频讲述了寻访管钟庆、朱良才、许玉友、程华祥、祝兴龙烈士亲人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听着感人肺腑的寻亲故事,看着视频中烈士亲属的泪眼,台下不少学生也动容地红了眼眶。“我自己是江山人,听到视频里两位江山籍烈士的家属用乡音讲述他们的思念,我感觉很亲切也很感动!”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严胜燕坦言,他们本和烈士素不相识,只有了解到烈士的详细生平,感受着烈士亲属浓烈的感情,才会产生抵达心灵的感动。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贺玲玲表示:“我们学院的老师,日常会在开设的毛概课、党史课中加入国防教育的内容,特别是本学期我们还新开设了国防安全课程,但是纯粹的理论教学很难让学生入脑入心入情。像今天这样的活动就特别好,通过一个个触动人心的寻亲故事,学生们就能在感动中自然地完成国防教育。” 此次活动由温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温州市新闻传媒体中心、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瓯海区关工委、瓯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宣讲报告会整整一个小时,来自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燎原小学师生、红星老兵志愿服务队队员现场聆听。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艾兵深情地说:“首先向曾经为保家卫国作出贡献的最可爱的人致敬!温州是个红色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有在抵抗侵略、民族解放中牺牲的烈士4000多人。为了让更多的烈士找到回家的路,让人们铭记这些英雄,我们再次为烈士找到家人的人们致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赋予我们共同的神圣使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