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月16日晚,刚过7点,摊主陈师傅推着他的烧烤车,到瓯海区瞿溪街道兴学街,点起炉灶摆摊,开始当天的营业。他所在的位置是一个流摊临时市场,烟火气十足,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的流动摊贩都是持证上岗的。
“我们现在都挂上了星级流动摊贩登记卡,可以安安稳稳在这里做生意,合法摆摊,再也不担心会被赶来赶去了。”摊主陈师傅说道。记者了解到,陈师傅口中所说的“星级流动摊贩登记卡”是瞿溪街道综合执法队积极探索流动摊贩管理新模式推出的一项举措。瞿溪街道综合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流动摊贩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与其天天和商贩玩“猫捉老鼠”,不如在“守规矩”的前提下,探索流动摊贩定点流摊临时市场摆摊。
因此,瞿溪执法中队走访居民征求意见,面对面与商贩交流了解诉求,并将意见与诉求向桥下村委会进行了沟通协商,本着“以疏为主、引导经营”的原则,由瞿溪街道牵头桥下村在兴学街西侧设置一处流摊临时市场。桥下村将兴学街西侧停车位进行了改造,取得“星级流动摊贩登记卡”的商贩可在17点至22点30分将经营车辆停放于固定点位上经营。
“以前每到晚上5、6点,正好是放学和下班高峰期,路过会龙路与兴学街交叉口时经常汇集了大量流动摊点,不到100米的距离要七八分钟才能通过,现在规范设置了流摊临时市场,商贩们有序经营,道路通畅多了!”家住会龙路附近的林先生表示。 目前临时市场上的摊贩共40余家,为落实长效管理,综合执法中队制定星级流摊的职责与升降星机制,将食品安全、市容管理等方面内容纳入考核,后期根据商贩规范经营及餐车干净等情况会进行降星、提星或取消星级证。下一步,瞿溪中队将在瞿溪街道合适区域进一步推广流摊临时市场,让流动摊贩从“无序”到“有序”,实现“烟火气”和“文明风”并肩前行。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