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德好人馆 > 道德好人馆
好人风采|温州好人邹丽娟: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时间:2022-09-26 来源: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字体:[ ] 分享到:
0

 

 

温州好人邹丽娟

邹丽娟,温州市瓯海区仙岩第二中学英语教师,正高级教师,曾获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春蚕奖、温州市名教师、温州市园丁奖、温州好人等荣誉称号。她从教18年,自2004年至今一直任教于仙岩二中,先后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学科研处副主任等职务。

 

教育感言: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叶芝

 

 

 

那一群温暖了她的学生

 

邹丽娟大学毕业后,从江苏来到了仙岩二中学任教。因为是非师范且没去学校实习过,她初上讲台时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就是与家长的沟通问题。因为留守儿童很多,爷爷奶奶只会温州话,她那群可爱的孩子就成了她的随行翻译官。她还记得孩子们陪着她浩浩荡荡去家访的场面,一大清早出发,到天黑才收工。在孩子们的陪伴下,她虽然慢慢地听懂了温州话,但是他们依然坚持做她的翻译官,她也找到了不会说温州话的“借口”。

 其次是班级文化的建设。邹丽娟有着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让班级凝成一股绳,绳中的每一根独一无二的线,都因为这根绳而更坚固更有力。因此她从小组建设开始做起,引导孩子们互相理解、互相协助,这些孩子在共同成长中成为了“铁磁”。每次孩子们结伴回来的时候,她总感觉特别暖心。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练,她把自己从一个不喜欢说话的内向的人,练成了能跟孩子们推心置腹交谈一两个小时的“话唠”。孩子们也喜欢她的“心灵鸡汤”,因为她总能站在学生的立场,通过一个个温暖而有力量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理向善、积极进取、追求理想。

 

那一节让她重新出发的课

 

在从教十几年后,邹老师从职场小白变成了“熟练工”。面对不一样的学生,她一直都有重新备课的习惯。但是她还是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上课“套路”。一开始,她并没有觉得这样的“套路”有何不妥,毕竟备课速度非常快,不会出错,还在课堂教学评比上屡获一等奖。直到那一次上《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开篇选段,这节课她给三届学生上过三次,非常熟悉。但是在备课时,这节课就没有新意了,只剩下满满的“套路”。专家导师一言点破:“这节课太死板了,拘于教材,没有文学味。为何不再大胆一点?”是的,她需要大胆一点,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童话体裁中的文学味,果敢地打破自己的套路。

 她试着倒空自己,重新学习怎么上课。她重新去研读文本,不仅读教材中的文本,还读《爱丽丝梦游仙境》原版书,把自己当成学生去体验童话世界中的天马行空,比对两个版本的阅读体验,寻找文本中最让她惊喜的点。为了感受多样化的解读,她去看了这个故事的动画片和真人大电影,甚至还刷了相关的影评。为了能够带着学生通过深度阅读去感受这份文学味,她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深度阅读、文学作品解读的书籍和论文。

重新出发,再来备课的时候,一些固有的条条框框被打破了。她不再纠结该怎么教这篇文章,而是给足孩子阅读时间,让他们带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一步步地读往深处,去探究文学作品的“趣”在哪里、“味”在哪里,并通过与人物、作者、同伴、其他读者的交互交流,真正感受和理解他们心中的爱丽丝和奇幻世界。

 

那一个让她受益终身的研修

她坚持最久的一项教研活动便是课例研修,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8年。那是刚工作的第二个学期,面对学困生多的难题,师父陈锡桂老师带着她开始做课例研修,头脑风暴,理论学习,小组安排,教学设计,磨课修改,反思,再设计,再修改……在一个学期的磨练中,她从一开始只知道完成自己的教案,到学会设计分层,在课堂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参与度。草根的质朴的校本研修激起了她对英语教学的兴趣。

课例研修就此在组内铺开。从基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开始,他们把教师自身作为研修的主题。通过观察记录,他们发现了一些上课教师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问题,比如有的老师所有的课堂评价都是good;有的老师喜欢一直看着幻灯片讲课,导致对学生的反应观察不够等。这样的研修改变了教师的不良习惯,引导教师更关注课堂用语,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更改变了教师对待课堂的态度。

后来,他们延续并深化课例研修。在第二阶段,他们进行了三年的文本解读与目标设定主题式研修,关注“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然后再是“怎么教”。在第三阶段,进入学科理念下的主题式课例研修,借助理论去探讨教学问题,站在学科教学理论的高度审视课堂,让课堂有理有据。在第四阶段,又把视线转向学生的学,研究学生真实的学习发生的过程,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促使学生真正有效学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